首页

邕娘原创束美网

时间:2025-05-22 19:16:38 作者:国家林草局:多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浏览量:61221

  中新社漳州2月21日电 题:漳州古城“火”出圈 “欢喜拢来”两岸情

 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

  八仙游古城踩高跷巡游、五代芳华汉服打卡、龙腾盛世·洪拳舞狮……龙年新春,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福建漳州古城“火”出圈,每天各种民俗上演,吸引海内外游客“欢喜拢来”(闽南话意思为“欢喜都来”)。

  “唐宋古城、明清街区、民国风貌、闽南韵味、侨台同辉”,是对始建于唐朝的漳州古城特色的最佳概括。官方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超115万人次涌入漳州古城,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21%。漳州古城龙年新春文旅火热的背后,有台胞的身影,台湾元素格外抢眼。

2月16日,“龙腾祥年”漳台民俗巡游活动在漳州古城上演。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

  由11家店面打通而成、面积达680平方米的六道古韵汉服体验馆,位于漳州古城修文东路上,来自台湾嘉义的李弘文及其儿子是这家汉服体验馆的老板之一。作为台青创业项目,六道古韵汉服体验馆2月5日试营业以来,持续为民俗巡游、汉服秀等提供装造服务。

  “试营业大获成功,让我对未来信心十足。”身穿汉服的李弘文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汉服体验馆集琴艺、茶艺、书法、装造、表演、培训等六个方面,希望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。

  2007年初“登陆”后,李弘文走遍大江南北。祖籍泉州的他,选择落脚在另一座闽南城市漳州,“因为邂逅了心仪的漳州姑娘,更因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让我有家的温暖”。他说,他和这位漳州姑娘一样是“汉服控”,而且他是台湾歌仔戏迷,台湾歌仔戏最早由漳州传入。

  2月19日晚,“龙腾祥年”漳台民俗巡游再次如约和游客见面。巡游现场,古傩、哪吒鼓乐、大鼓凉伞等非遗民俗走街串巷,为商家和民众祈福、辟邪、保平安,吸引众多游客跟随拍照,氛围十分热烈。

  78岁的漳州文衡殿关帝庙会长林济民是此次巡游活动组织者。据他介绍,今年非遗民俗巡游尤其火爆,“很高兴它们被越来越多人喜欢”。

  作为漳州哪吒鼓乐非遗项目传承人,林济民曾多次受邀并带团前往台湾高雄东照山关帝庙、云林县四湖参天宫等宫庙表演和交流。“相同的动作和唱腔,让两地宫庙交流分外愉悦,还留下许多佳话。”

  漳州哪吒鼓乐以闽南语腔为吟唱方式,有开坛、踏火、咬旗、对鼓等表演阵式,寓意驱邪纳福保平安。这一传统音乐明朝年间传入漳州,后传入台湾及东南亚等华侨华人聚居地区,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

  让林济民津津乐道的是,漳州文衡殿与台湾云林六间庙宇联手申报,使漳州哪吒鼓乐于2009年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2月19日,游人在漳州古城里的“创意手工冰棒”小店买冰棒。 廖珍妹 摄

  在漳州古城延安南路和芳华路交界处,“创意手工冰棒”小店也搭上漳州古城“火”出圈的东风,春节期间每天销售冰棒1000根至1300根。

  “去年春节销售量比前年多三分之一,今年春节又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。”台胞杨沐恩夫妻俩2019年开设的“创意手工冰棒”,如今在漳州古城口碑甚佳。杨沐恩对这一增速相当满意,打算将这家小店打造为旗舰店,吸纳加盟商,让两岸民众共享源自台湾的美味冰棒。

  “这里的春节民俗活动和台湾几乎完全一样。”诚如杨沐恩所言,“龙腾祥年”漳台民俗巡游、“曲同调·两岸好声音”闽南语歌友会、灯谜大会、文艺斗阵等各种新春文旅活动,让走进漳州古城的游人处处感受到两岸的同根同源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护航大学生就业路丨让“专业工作室”成为“人才孵化器”

清远11月10日电 (张璐)9日,跟着《瑶族舞曲》去旅行系列活动之2024·中国南方民间说唱交流展演暨第十四届广东(清远连南)“盘王节·耍歌堂”瑶族文化艺术活动之大坪镇牛路水“耍歌堂”精彩上演,八方来客齐聚瑶山,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,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最火时息影,39岁翻红:他说火不火看命

当日,晋城市侨办、晋城市侨联、高平市侨联组织的“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晋城 侨界书画剪纸艺术作品展”在喜镇苏庄同步举行。来自晋城侨界的书画家代表王雷明、赵青山、李文红、李刚挥毫泼墨、现场创作,呈现作品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并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交流互动。同时,省级非遗项目“高平剪纸”代表性传承人赵玉先的剪纸作品也吸引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的目光,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。(完)

舞蹈《洛神赋图》以“快闪”形式亮相辽博 让国宝“活”起来

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,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。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开放体系,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和当代形态,应该也必须坚持文明交流互鉴。

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

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同步搭载的天都一号、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,也于同日1时43分,完成近月制动,进入其环月轨道,后续按计划实施双星分离。(马帅莎 李仪 制作 费璠 视频来源 国家航天局)

舞龙“剃龙头” 13国青年在重庆感知中国传统“龙抬头”文化

1928年,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殷墟进行科学考古发掘,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。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、栉风沐雨,从甲骨文、青铜器、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,勾勒文明发展脉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